聊天嘉賓:尚宮、長今
尚宮:最近韓國藝人自殺的真多。
長今:是呀,韓國娛樂圈最近實在悲慘,李恩宙、鄭多彬,現在又是安在煥、崔真實、還有金智厚。
尚宮:真讓人唏噓,我看的第一部韓劇就是崔真實的,據說是引入中國的第一部韓劇,叫《嫉妒》,后來又看了《星夢情緣》。后來嫁給棒球天王退出娛樂圈,再后來家庭暴力離婚又復出,難得復出成功,最后竟然還是逃不過“人言可畏”。
長今:韓國的明星都特別關注網絡上關于自己的東西,他們比其他國家的明星更害怕網絡“暴民”,韓國是極少數實行網絡實名制的國家,據說因為崔真實之死,政府計劃進一步嚴格網絡發帖和留言制度。
尚宮:對,當初李恩宙據說也是因為受不了出演《紅字》 這部電影后,人們過于強烈的批評和反感患上了重度抑郁癥,最終走向自殺。鄭多彬的死據說和整容不成功導致事業停滯有關,韓國藝人的生存壓力怎么這么大?
長今:他們的市場空間就是那么小,可能因為能歌善舞而且整容業又發達的緣故,感覺人人都想也都能當明星。但不像我們這里,什么檔次風格的藝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尚宮:在中國,只要有一首歌曾經紅過,一輩子就不用愁,這個在韓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花期一過無人管你死活。你看看他們歌手發片期的通告,管你是李孝利還是王牌組合,工作密集度簡直嚇死人。整個宣傳期上過百通告那是家常便飯,HOT最鼎盛時曾創下一天拍24個雜志封面的紀錄。剛走紅的偶像組合五六十個小時連軸轉吃住全在保姆車那也是常見的事兒,女藝人宣傳途中昏倒的新聞幾乎每周都有。
長今:錢難賺啊,就像香港人說的,累死也比沒工開好啊。大的經紀公司培養藝人的周期是3年左右,有些可達5-6年,往往從十二三歲就開始帶上夾板,每年都會淘汰一半,堅持到最后的真是大浪淘沙,想想其中的艱辛吧。這樣的投入,一旦藝人走紅,經紀公司的殘酷抽成和嚴格管理可想而知,至于約期,10年8年那是家常便飯,甚至有“無期徒刑”的。
尚宮:這么說,去整容,甚至挨幾頓打都是很正常的事兒了。
長今:這個就不討論了,每次看到內地那些可疑的少男組合的劣質舞蹈就替那些韓國孩子難過啊,他們比這跳得好太多了……
尚宮:難怪我采訪過的不少韓國藝人,都覺得在中國當藝人真的是很幸福的事情,張娜拉就這么表示過,出演《大旗英雄傳》的秋京瓷也對內地市場和生存空間之大感到震撼。
長今:當然這也不全是娛樂圈惹的禍,也有國家大環境原因。韓國已經從25年前一個世界上自殺率最低的國家變為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中自殺率最高的國家。2005年,韓國每10萬人當中有24.7人自殺,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日本(20.3人),要知道,日本可是有自殺美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