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王朝開化派領導人物俞吉浚,也是朝鮮第一位公費留學生,他和中國的嚴復,日本的福澤諭吉一樣,都是國家在危難關頭引進近代啟蒙思想,提倡西方自由民權的先驅者,是一位預見到后來大韓民國的偉大人物。

現在世界已經變成了地球村(???),“全球化(????)”一詞越來越頻繁出現。而在19世紀,世界各國都在快速發展,尋求強國之路,但對于閉關鎖國(??? ?? ????)的朝鮮王朝來說,“世界”卻是一個回避的詞語。然而這時,一個名叫俞吉浚(???)的人寫了一本叫做《西游見聞(????)》的書,大力宣傳開化思想,想要打開朝鮮王朝的近代之門。作為朝鮮開化期政治家的代表人物,作為朝鮮第一位公費留學生(?? ???),俞吉浚是出于怎樣的想法在黑暗的朝鮮末期點亮開化燈火的呢?
公元1856年,俞吉浚出生在首爾士族(??)階層聚集的桂洞。和北村的其它名門子弟一樣,他從小就受到了漢學(??)教育,自然而然把高中科舉(??)當作了人生目標。而他在遇到樸珪壽(???)后,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公元1870年,在外祖父的幫助下,俞吉浚得以到19世紀朝鮮著名實學家樸珪壽的門下學習。他在那里第一次接觸到了新的學問,并對世界形勢(??? ??)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恰巧此時,朝鮮簽訂了《江華島條約(?????)》,不斷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努力地適應著外面的世界。朝鮮王朝在看到日本如此短時間內發生的巨大變化后,在公元1881年派出了使節團(???)對日本進行實地考察(?? ??),這就是所謂的“紳士瀏覽團”。而俞吉浚作為團長的隨行人員(??)也一起到了日本。
歷時4個月的考察結束后,俞吉浚并沒有馬上回到朝鮮。他在日本停留的這段時間里,與日本的開化思想家福澤諭吉(???? ???)結識,并進入他開辦的學校“慶應義塾(??????)”學習開化思想。1882年,俞吉浚回到朝鮮。1883年,他成為朝鮮國派往歐美的“報聘使”使節團的團員,進一步了解開化思想。在使節團中,俞吉浚以高超的翻譯水平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后他被選為朝鮮王朝公費派出的首位留學生,進入德摩學院大學預科,學習西方的民主主義(????)、國際法(???)等西方思想文化。然而俞吉浚的學途并不平坦,因為高宗(??)放棄了開化派,俞吉浚的留學費用也突然被停發,俞吉浚無法繼續留學,只能再次回到祖國。
1885年12月,剛回到仁川(??)的俞吉浚馬上就被捕了。因為他與“甲申政變(????)”的主要策劃人金玉均(???)和樸泳孝(???)等人有一定來往。獲刑7年的俞吉浚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理想。在獄中,他以自己在西方的所見所聞撰寫了《西游見聞》一書。雖然表面上《西游見聞》只是本介紹西方文化的書籍,而里面卻飽含著他急于救國的苦惱。為了實現朝鮮王朝的獨立自主與近代化建設,他特別想把自己在西方的親身經歷介紹給祖國同胞。他在《西游見聞》中說道,“大國小國皆為國,它們在成為國家層面的權力上并無半點不同”。雖然朝鮮國力弱小,只能向中國朝貢(??),但按照近代國際政治的觀點,朝鮮和世界上很多的主權獨立國家是一樣的。為了把這種開化意識告知更多的同胞,他破例將韓文和漢文混合起來,并自費出版發行了1000本《西游見聞》。另外在1894年,俞吉浚參加了韓國近代最早的開化運動“甲午改革(????)”,廢止陰歷,實施“種痘法”,開始推廣郵遞(??)業務,并提倡人們剪發(??)。
然而公元1896年,遷宮俄使館事件后,朝鮮確立了親俄戰略。俞吉浚逃亡到日本,直到1907年才回國。后來俞吉浚在1914年辭世前,一直獻身于教育和啟蒙事業,希望光復朝鮮。他認為自己平生素無功績,留下遺言說,不要為他樹立墓碑。俞吉浚作為開化思想中心人物所照亮的開發思想的燈火,喚醒了其它同胞,最終韓國進入了近代時期。俞吉浚是韓國在從近代過渡到現代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人物,是一位預見到后來“大韓民國”的偉大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