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韓國院校因其低廉的費用、國際化的師資、良好的就業前景成為海外留學的一個熱點。中國留學生早在中韓建交初期就開始在韓國進行學習訪問,但多以公派學生身份。2000年開始,自費到韓國留學的學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到2004年隨著韓國教育市場對中國的開放,應該說是達到了一個高潮。
在選擇韓國院校時應注意到,隨著韓國適齡學生人數的減少,不少韓國學校為了補充學校的生源,增加學校的財政收入,開始大量地招收中國學生,但是有些學校大部分是韓國學生在升學時也不愿考慮的三流院校,或是語言學校。這些學校大多以賺取中國留學生的學費為目的,開設韓國語語言課程,對學生升學及將來的就業沒有多大幫助。因此,選擇到韓國留學,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應有客觀認識。
獲國際認證的只有38所大學
韓國大部分知名院校集中在兩個城市,漢城和釜山(但不一定在漢城和釜山的就是好學校)。截至2004年,韓國的本科大學共有193所,其中漢城地區46所,釜山地區23所。在這193所大學中,國際認證的只有38所大學。這里所說的“國際認證”指的是所學習的全部課程被承認。例如,如果不是畢業于這38所大學中的一所,希望到澳洲的昆士蘭大學繼續深造的話,那么可能要從大學3年級開始再修本科課程,而不能直接攻讀碩士課程。因此,通過學校的規模以及歷史,可以間接地了解一些學校的情況,有著50年傳統的學校和一所上世紀80年代新建的學校當然是有所區別的。通過一個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比例也可以衡量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
教育體制與中國類似
和中國一樣,韓國的教育體制基本上也是“6-3-3-4”模式,即小學6年、中學3年、高中3年、大學4年。韓國醫學類專業的學制為6年,無論是本國學生還是國際學生,都必須經過2年的預科學習、4年的本科學習,才有可能得到學士學位;廣播函授大學的學制為5年,可頒發正式的學士學位證書;數字大學、產業大學、技術大學比較發達,學生通過4年的學習、修滿學分后可獲得學士學位。
除了能夠授予學士學位的高等本科學府外,韓國還有很多類似于中國大專院校的專門大學,學制為2年(護士學院學制為3年)。韓國高校規定學生每學期所修學分不能超過24個學分,修滿不低于140個學分方可獲得學士學位。
一次拒簽無法獲二次申請
韓國有許多有名的院校,比如漢城大學是許多中國學生向往的學校。如果自身條件和漢城大學的要求差距比較大,還是執意申請的話,這不僅是在浪費時間和費用,一旦申請被拒絕還會影響到學生赴韓學習的整體計劃。因為韓國實行的是反簽證政策,在韓國的出入境管理局有過一次拒簽記錄的話,將無法進行第二次申請。所以,在準備赴韓學習的時候一定要衡量自身的條件。
另外,留學之前,應該對擬申請院校對外國學生的入學條件的要求以及管理的細則有充分的認識。中國學生在初期多是以語言生的身份赴韓留學的,這就牽扯到擬留學院校對外國學生的入學條件的規定,如在結束語言學習過程后是否可以順利地進入正式課程的學習以及校方對外國留學生的管理制度等。
韓語水平考試對求職有幫助
到韓國留學的學生,有很多學生對韓語水平考試(KPT)成績并不看重,這個問題必須一分為二地看。如果你準備在韓國學上四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話,KPT成績是不太重要。如果你是專升本的學生,同時在韓國的經歷達到3年,那么在畢業后求職時,KPT的成績對你將有幫助。
此外,國際學生留學韓國一般要進行至少一年的韓語學習,申請語言學習時必須提供國內高中成績證明。韓國語語言研究院、韓國國際教育振興院以及48所四年制大學、13所專門大學開設有韓語語言學院,為國際學生提供韓語研修課程。國際學生可以在提供語言研修課程的學校繼續攻讀??啤⒈究疲部梢栽趯W完語言研修課程后到沒有語言學院的高校繼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