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迥然不同的工作文化,其實也并不代表任何一方較重視或不重視家庭觀念。不少花長時間工作的韓國人其實是想盡快升職,以提高一家大小的生活水平,這何嘗不是一種愛家的表現(xiàn)。
出了名的工作狂
韓國人是出了名的工作狂。韓國是全世界最辛勤工作的國家,一般職員平均每年工作2357個小時,也就是說全年若無休假的話,每天得工作六個半小時。相比之下在美國,一般人一年平均工作1797個小時。在法國,法律也規(guī)定員工一星期不得工作超過35個小時,并享有至少五個星期的年假。
這意味著什么?韓國人天生就是無法自拔的工作狂,還是被大社會所影響,為了在工作領域不斷往上攀只好拼命努力工作?相比之下,歐洲人是否過慣了悠哉閑哉的生活,又或是較重視與家人共度時光的機會?
在歐洲生活了兩年,發(fā)現(xiàn)不少大城市與一般亞洲大城市的差別之一,在于生活節(jié)奏的緩慢。居住在亞洲大城市里的人似乎較講求高效率和快速的生活節(jié)奏,一般歐洲人則能習慣花幾小時在一頓飯上,或是耐心地在超市等別人慢慢地簽名、出示身份證、再等機器打印完,以便用支票付賬。
便利店24小時不打烊
最明顯的差異之一,應該是在于24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店。24小時營業(yè)的概念在大多數(shù)歐洲人的腦海里,大概是完全不存在的。一般商店大約在傍晚七八點打烊,較大型的購物商場則多數(shù)在晚上九點打烊。到了星期天,幾乎是沒有任何商店會營業(yè)的。要是在巴黎或倫敦這類大城市,只要懂得有哪些好去處,周末和夜生活也能過得多姿多彩的。但在一般小城市里,一旦過了晚上八九點,街上就變得一片死寂,只剩下酒吧和某些餐館繼續(xù)營業(yè)到午夜或最遲凌晨一兩點。
相反的在韓國,每天24小時營業(yè)的便利店隨處可見,就算不處于市中心,也能在許多地方見到熱鬧的夜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除了廣受年輕人歡迎的卡拉OK房通宵營業(yè),不少商店和餐館也經(jīng)常營業(yè)至深夜。
下班也有壓力
韓國的辦公室文化,或許也是造成韓國人在職場上面對巨大壓力的原因之一。一名曾經(jīng)在一家韓國公司打假期工的學姐透露,規(guī)定的下班時間雖然是六點半,但老板要是還逗留在辦公室的話,沒有職員會敢在老板回家之前先離開。因此,一般職員通常得等上司的上司的上司……離開,再等上司離開,才能下班。也正因如此,許多韓國人因為遲下班而經(jīng)常得在外頭和同事吃晚餐。相反的在法國,無論是員工或老板,通常只要一到放工時間,一定會準時下班回家用餐。
兩種迥然不同的工作文化,其實也并不代表任何一方較重視或不重視家庭觀念。不少花長時間工作的韓國人其實是想盡快升職,以提高一家大小的生活水平,這何嘗不是一種愛家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