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肖古王(?-375年)是朝鮮半島三國時期百濟的第十三任君主,名余句。2010年KBS電視臺曾播出同名大河劇,以紀念這位驍勇善戰的偉大君王。
KBS1大河劇《近肖古王》劇照
若問誰是韓國歷史上最驍勇善戰(????? ??? ???)的君主,那當之無愧的應該是曾經統領東北亞地區的高句麗君王廣開土大王(????)。其實韓國歷史上還有一位,他就是百濟(??)的近肖古王(????)。
在第十三代君王近肖古王統治時期,百濟向北牽制著強大的高句麗,向南壓制著馬韓(??),向東南則壓制著伽倻(??)。另外他帶領百濟向西挺進遼西(???),向東與日本締結了新的外交關系。在近肖古王的統領下,百濟在東北亞地區的地位不斷提高,他也是第一位出現在中國和日本古代歷史記錄中的百濟君王。
近肖古王是百濟第十一代君王比流王(???)的二兒子,據推測生于公元4世紀初,歷史對他的記錄并不多。就連記載著高句麗、百濟和新羅歷史的《三國遺事(????)》里,也并沒有明確記載比流王的第一個兒子-近肖古王的哥哥是什么人,為什么是二兒子近肖古王繼承了王位。百濟是公元660年被新羅所滅的,而《三國遺事》則是完成于公元12世紀,所以當時的故事想要詳細而又準確地流傳到成書的那個年代,的確是很困難的。
盡管如此,歷史對于近肖古王的記述還是很華麗的。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347年,他曾舉行了祭祀大典(????),拜祭天神和地神。在公元369年他又創造了赫赫戰功,而這次戰役就是與高句麗故國原王的一次決勝之戰。
公元369年,高句麗第16代君王故國原王率領步兵和騎兵2萬攻打雉壤(??),即現黃海道(???)白川郡(???)。當時燕朝(??)的勢力十分強大,連高句麗的首都丸都省(???)都慘遭蹂躪,高句麗不得不將軍事戰略轉向南邊的百濟。然而公元4世紀后半葉,故國原王采取“南進”的戰略時,正是近肖古王把馬韓和伽倻納入影響范圍,并開拓疆土的時期。
隨著鐵器(??)制造技術日益先進,馬韓和伽倻兵器很強勁,并且以步兵(??)為主,而百濟則以騎兵(??)為主。盡管如此,百濟還是翻過了小白山脈(????),擊破了伽倻、卓國等伽倻聯邦的7個小國、全羅道(???)地區的4個都邑以及馬韓。近肖古王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鞏固了王權,并且在與諸小國的聯邦-馬韓、伽倻的戰役中展現了強大的實力。由此獲得信心的近肖古王把討伐的方向轉向北方的高句麗。高句麗向南攻,百濟向北攻,勝利者卻是相對弱小的百濟。故國原王(????)攻打雉壤時,近肖古王的兒子就率領軍士活捉了5000余名高句麗的士兵。
兩年后,高句麗軍卷土重來(??????),近肖古王在禮成江(???)附近設伏,發起突襲(??),大破高句麗軍。這年冬天,近肖古王又率領三萬精銳攻打高句麗的平壤省(???)。在這一次戰役中,故國原王戰死,而百濟則占領了帶方高地,使百濟的版圖擴大到歷史最大。
在公元371年,百濟通過壓制高句麗展現了強大實力,又將戰略方向轉向其它地方。第二年,百濟與東晉(??)建立外交關系,為對外發展奠定了基礎。趁中國受胡族侵略而分裂的時期,百濟出兵遼西地方,在牽制高句麗的同時建立了百濟郡,用做貿易中心。此外它還與日本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千字文》和《論語》就是此時傳到日本的。與此同時,百濟大大發展成為從中國黃海沿岸到韓半島西南海岸再通向日本列島(????)的交通要道(????),并借此迅速成長為東北亞貿易的中心地(???),其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領域都獲得了全面發展。
公元375年,近肖古王去世。近肖古王通過與中國、日本的交流,引領百濟沖出韓半島(???),創造了百濟的全盛時期(???)。他命令史官紀錄下這段光輝歷史,并留下了記錄百濟歷史的史書《書記(??)》。然而隨著百濟的滅亡,這本書也失傳了。而有關近肖古王一生的記錄,也被埋沒到歷史的長河中。讓這位有能力的君王重新展現在世人眼前,也就成為了現代歷史學者的一項重任(??)。